猫咪驱虫用什么好?
宠物医生告诉过我,给猫驱虫分两种,一种体内,一种是体外。 体内驱虫主要是防止寄生虫在体内游走时,伤害肠胃道或者消化系统组织; 体外驱虫主要预防寄生虫在皮肤表面爬行时,吸血并繁殖。 所以根据不同的需求,选择对应的驱虫药,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哦~
常见的体内驱虫用药有:阿苯达唑、吡喹酮、甲硝唑等,这些药物主要作用是清除肠道寄生虫,一般口服剂型即可。 但是!有些寄生虫是在消化道里面活动的,比如蛔目吸虫,它喜欢钻啊!如果胃肠道里有消化液,还可以杀死一些虫体。但如果虫子进入内脏器官,就会麻烦很多了。 所以对于蛔目的幼虫,最好进行注射治疗。
常用的有盐酸左旋咪唑和阿苯达唑注射液。 需要注意的是,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的杀虫药,都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,因此在使用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剂师,并按说明用合适的剂量喂服,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1. 在服药期间应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,减少刺激肠胃道的粗纤维食物的摄入;
2. 对蛔目的寄生虫感染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连续服用5~7天;对其他寄生虫感染,则遵医嘱服用即可。一般建议每月按时服用一次,可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疗效;
3. 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的猫猫应及时服用对应药物杀灭;没有感染的猫猫,也应服用1~2次进行预防。 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含有人工合成杀虫剂的外驱喷雾剂,此类喷剂可以有效防治疥螨、耳痒螨、蠕形螨等,但是对蛔目的寄生虫效果不明显。 如果想彻底防治体内寄生虫,还需配合内驱药一起使用。
常见的体外驱虫药有:阿苯达唑、伊维菌素、阿托品等。 其中,阿苯达唑对寄生虫的杀灭效力是最好的,能够杀灭线虫、绦虫等寄生虫,且对人体有害;而伊维菌素主要针对螨虫、蜱等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,属于抗生素类外驱药。这两种都是市面上很热门的驱虫药。
但是!阿苯达唑不能内服,伊维菌素对肝毒性较大,两者都不宜长时间大量使用。 而阿托品虽然对线虫类的寄生虫效果较好,但它不能杀死寄生虫成虫以及幼虫。而且阿托品的毒性也比较大,不宜长期使用。
如果铲屎官想让猫咪毛发变得更漂亮,可以在日常护理中加入驱虫工作。常见体外驱虫剂有:虱敌滴剂,灭蚤宁擦剂等等。 注意!无论是服用药物还是涂抹外驱剂,都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,否则用药不当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