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眉鸟叫时间长累吗?
这个,怎么说呢…… 我之前养的一只雌鸟,特别爱叫,但是不叫的时候也挺烦人的,因为特别喜欢挠笼子,如果它在睡觉我把手放到它面前它都会立刻起来看我(不知道这是不是特例)。 刚买回来一个星期的鸟,非常怕人,用手摸它,它会立刻飞走或者把头埋在翅膀里,不过只要坚持手放在它面前一段时间,它就会慢慢过来,并且敢吃你手里的小米了。
第二个星期,开始主动跳到你手上吃东西了,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它捧在手里,它也不会飞走了。 第三个星期,可以抱在怀里了,不过这时候它还是会跑的,跑不掉的时候就飞,飞的时候一般不往地上撞,而是往两边晃悠,看起来像喝醉了似的。 第四个星期以后,就可以随便抱了,怎么揉它都不会跑了,而且越揉越兴奋,会吱吱呀呀地叫着,好像跟你很亲一样。 后来这只鸟被我弄丢了,换了一只。
新来的鸟比刚才那只更爱叫一些,但也只是在我们蹲下去看它的时候才叫,我们站起来的时候就不叫了。而且它特别聪明,知道人伸手是要喂它,所以即使你在很远的地方,只要伸出手它就会过来。
但你不喂它,它就不会过去。这点有点像狗,但不是特别像。 因为我能感觉到它的紧张和害怕,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。 所以我觉得它是不累的啊…… 也许你会问,那它为什么不自己找吃的,为什么总是看着你的手等着你来撒食? 我的答案是因为鸟不会坐,而它会站在杆子上。如果你拿食物的地方离它有段距离的话(对它来说“段”是指手指到碗的距离而不是手臂),那么它是不会过来的,只会盯着看你。但如果你把手伸出去,它就一定会飞奔而来。
其实鸟儿整天叽叽喳喳叫得不亦乐乎,它们不会累的,鸟儿唱歌是它们本性,就像人呼吸一样正常,并不耗费多大力气。有人算过鸽子每公斤重量可发出33.33分贝的音量。以常见的乌鸫为例,它的体重约80克,歌声能达到60至70分贝,跟人的说话声差不多,而且乌鸫歌唱不停,反复重复同样的旋律。这样计算下来,乌鸫每小时散发的热量约为体重的十分之一。歌唱一小时相当于飞行三个小时所能消耗的能量,这样看来又好像唱歌挺累的哟。
鸟类鸣叫的声音,是用鸣管发出的。鸣管的构造特殊,在鸟的气管上,有好几圈富有弹性的环状软骨。这些环状软骨收缩、拉长,形成缝隙,两边相互摩擦而造成震动,当气流从气管经过时,就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。鸣管的位置、软骨的厚薄、缝隙的宽窄、肌肉的松紧以及鸣叫器官的发达程度,都是影响声音响亮程度的关键。
由于不同品种的鸟儿,它们的呼吸系统结构不同,发出的鸣叫声也不相同,有的叫哑了嗓子也有,比如,画眉、百灵和八哥,就是因为经常张嘴说话,时间长了嗓子叫哑拉是经常的事,另外我们饲养的小雀属鸣禽鸟,它有两组喉肌可产生声音并调制鸣管的音调,鸣禽能通过精细的肌肉协调运动而模仿各种声音,从而产生丰富多彩的鸟鸣。而嗓子的哑是在外面涂上薄薄的一层(声带),是保护嗓子用的,声音是靠肌肉震动发声,所以哑了之后,只要涂上了蜡(受热、吸水而融化),过上一天半宿就好了。当然,嗓子哑了是因为声带长时间的疲劳,休息好了自然也就好了。